[日本旅遊 2025] 鎌倉:鶴岡八幡宮、高徳院(鎌倉大佛)

Click here for English version
 
日期:2025 年 1 月 10 日(星期五/金曜日)
 
 
在房裡吃了點麵包、牛奶,07:45 左右便展開今天的旅程!沿著哥吉拉頭像正對著的「哥吉拉路」(ゴジラロード)一直走就是 JR 的新宿駅東口。今天目的地是鎌倉,湘南新宿線(湘南新宿ライン)有部分列車會直通横須賀線逗子駅,可以直到鎌倉駅。但查過時刻表,首班直通逗子的列車要 08:19 才開出,需要多等半小時,於是便在武蔵小杉駅下車,在同一月台換乘横須賀線列車。
 
翻開日文 JR 関東路線圖會發現有兩條「路線」不是以「◯◯線」來命名,而是以「Line」的片仮名命名為「◯◯◯◯ライン」,除了今天搭乘的「湘南新宿線」,還有旅程第一天正一坐過的「上野東京線」(上野東京ライン)。雖然兩者的英、中文與其它路線無異,依然使用「Line」及「線」,但為何日文卻會使用「ライン」而不是「線」?
 
與其說「湘南新宿ライン」及「上野東京ライン」是路線名稱,不如說它是「列車服務」的稱呼,兩者其實是直通東北本線及東海道本線的中距離通勤服務,前者沿山手線西半圈行駛,而後者則走東半圈。沿線車站的月台指示也很少標註「湘南新宿ライン」及「上野東京ライン」,大多是寫著原有路線名稱,好像宇都宮線(東北本線部分路段)、高崎線(東北本線支線)、東海道本線等。
 
JR 横須賀線 E235 系 1000 番台列車
 
鎌倉下車了
 
鶴岡八幡宮第二鳥居
 
横須賀線目前使用的列車與山手線同樣是 E235 系,山手線使用的版本是 0 番台,而横須賀線版本則為 1000 番台。山手線作為都市鐵路,車站密集,0 番台更注重起步加速性能,加速率為每秒 3 km/h,而 1000 番台則只有每秒 1.85 km/h。而横須賀線作為中距離通勤鐵路,站距較長,營運速度較高,相對地更著重制動效能,0 番台減速率為每秒 4.2 km/h,1000 番台則為 4.5 km/h。
 
車輛編成也有明顯分別,山手線為 11 輛編成,而横須賀線則為 11 + 4 輛編成,即 1 列 11 輛基本編成,再加掛 1 列 4 輛附加編成。由於逗子駅以南路段的車站只能容納 11 輛車廂,列車會於到達逗子駅後,直接在月台進行加掛及分離作業。另外横須賀線設有綠色車廂(類似香港東鐵頭等),車上也設有廁所,這都是山手線列車所沒有的。
 
鎌倉かまくら)與京都、奈良並列為日本三大古都,也是唯一無關天皇,而與武家政權關聯的古都。鎌倉幕府與大宋貿易頻繁,中土文化傳入日本,包括佛教、藝術等,因此鎌倉境內建有大量寺院。鎌倉時代新興了多個入世的佛教宗派,強調「庶民佳可成佛」,打破從前由貴族獨尊的局面,令佛教得以在民間普及。2016 年「武家の古都・鎌倉」曾列入聯合國世遺候選名單,可惜最後落選。
 
位於道路分隔帶上的段葛
 
這次到鎌倉,正一及大佬各有目的。正一是因為「鎌倉小火車」江ノ島電鉄,以及「倒吊火車」湘南單軌電車(湘南モノレール),而大佬則說要參拜「八幡大菩薩」!來到鎌倉後,首先就是前往鶴岡八幡宮。08:50 終於到達鎌倉駅,下車後從東口出站,穿過鎌倉駅的公車站直走,便到達一條大馬路──若宮大路(わかみやおおじ)。可能時間太早的關係,走在路上感覺還蠻冷清的。
 
若宮大路除了是馬路,也是鶴岡八幡宮つるがおかはちまんぐう)的参道,也是鎌倉城的中軸線,由第三鳥居一直通往由比が浜海邊。當從車站走到若宮大路後,左轉不遠處便會看到一座鳥居豎立在馬路中央,那就是八幡宮第二鳥居,鳥居後就是一段名為段葛だんかずら)的参道,段葛位於若宮大路上下行車道之間的分隔帶,比車道高了一重。這種設計很特別哦!
 
目前的段葛位於第二及第三鳥居之間,但其實最初是自第一鳥居開始,因興建横須賀線鐵道而縮短。雖然段葛位於道路上,但卻屬鶴岡八幡宮的境內範圍。「段」意指高低有別的道路,「葛」即葛石,是一種建造石垣的材料。傳說是源頼朝為祈求政子安產而建,但更實際的演繹是鎌倉幕府建立後,大量武士在鎌倉開山造宅,水土流失,下雨後大量泥寧沖入若宮大路,因此需要加高参道。
 
段葛兩旁全是櫻樹
 
第三鳥居
 
段葛步道於第二鳥居前寬約 4 公尺,但越靠近八幡宮便會越窄,於第三島居前約為 3 公尺,這個設計據說與軍事有關,利用錯覺令参道遠觀起來比真實距離更長。若宮大路雖然作為鎌倉城中軸線,卻並非傳統上的正南北向,而是偏東約 27 度,原因是這個角度正是朝向東国第一大寺院──江戸(東京)的浅草寺,同時也是頼朝另一個經常祈願、還願的地方。
 
現時段葛兩旁種有約 400 棵染井吉野桜,春季形成「櫻花隧道」,是鎌倉最著名的賞櫻名勝。段葛最初並沒有栽種任何植物,明治時代中期開始種植梅花與松樹。直至大正初年才改種櫻花,當時大概種有 158 棵,並有少量杜鵑。2014~16 年間段葛進行大規模整修,老化的櫻樹被全數換新,杜鵑被移除,石燈籠也全面更換,原於節慶時懸掛燈籠的立桿也改為懸掛國旗。
 
鶴岡八幡宮前一共有三座鳥居,第一鳥居位於第二鳥居前約 800 公尺,距離由比が浜海邊約 600 公尺。三座鳥居最初均為木製結構,後來於 1688 年由徳川家綱捐獻改為石製結構。1923 年發生関東大地震,三座鳥居皆被摧毀,1930 年代重建,只有第一鳥居保留石製,盡量採用舊鳥居遺下的石材,加上花崗岩作補充材料。第二及第三鳥居則改為混凝土結構。
 
太鼓橋及現時使用的替代橋樑
 
源氏池
 
穿過鳥居後有一座人工湖,東側稱為源氏池,西側為平家池,合稱源平池。参道建有一座太鼓橋たいこばし)跨越湖上。太鼓橋連同源平池最早於 1182 年建造,原橋於関東大地震時倒塌,1927 年重建,橋身為鋼筋混凝土,護欄為石製,擬寶珠(橋飾)為青銅製。由於坡度太陡,達 30°C,加上古時為将軍的「御用橋」,因此目前太鼓橋是禁止通行,旅客需要行走兩側的替代橋樑。
 
鶴岡八幡宮作為源氏的宗教場所、鎌倉城的核心建築,為何會設有一座平家池?表面上是一種尊重對手的武士道「仁」、「禮」精神,以及安撫平氏後人及亡靈,但實際上也暗藏玄機!源氏池位於東側,代表日出、興盛,平家池位於西側,代表日落、衰亡;源氏池上建有三座人工島,「三」近音「産」,代表生機,而平家池上側有四座人工島,「四」近音「死」,象徵滅亡。
 
源平池除了象徵源平敵對的一段歷史,同時也因蓮花而聞名,是鎌倉夏季最美的風景之一。源氏池、平家池內植有大量蓮花,每年 7-8 月盛開時,整個池面均會被蓮花覆蓋。與兩池的方位及人工島數目一樣,池中的蓮花顏色也充滿隱喻。源氏池種植的是白蓮,代表純潔、繁榮,同時對應佛教的白蓮淨土。平家池種的是紅蓮,代表浴血、敗亡,同時對應八寒地獄中的紅蓮地獄。
 
位於源氏池人工島上的旗上弁才天社
 
手水舎
 
遠處的本宮(上宮)及舞殿
 
源氏池人工島設有一座末社──旗上弁財天社,供奉市杵島姫。「弁財天」源於印度教的辯才天,經大唐及佛教傳到日本,並與神道女神市杵島姫習合,視為水神、音樂及藝能之神,因此原字「辯才」(弁才)就是口才的意思,但後來被民間加入財富屬性,才改寫為「辨財天」(弁財天)。相傳頼朝於此「立旗」討伐平氏,同時其妻政子篤信弁才天,「旗上弁財天社」便因此而來。
 
八幡神やはたのかみ/はちまんしん)其實並非單一神明,而是応神天皇、其母神功皇后與比売神的合稱。當中「比売神」又並非單一人物,而是宗像三女神,是天照大神把素戔嗚尊的十拳劍折為三段,所化身的女神。神佛習合時其佛教名號為八幡大菩薩,明治神佛分離後此稱號已被取消,但依然在民間廣泛流傳。八幡神是源氏的守護神,鎌倉幕府建立後更成為武士普遍崇拜的對象。
 
按照現時官方說法,応神天皇為第 15 代天皇,是仲哀天皇的遺腹子。仲哀死後由其妻神功皇后掌政,応神 3 歲時僅立為太子,直至皇后駕崩後才正式登基為天皇,有違一般對攝政的理解,因而神功皇后曾長時間被視為第 15 代天皇,直至明治維新強調皇權乃「萬世一系」才否定其為天皇的說法。不過歷史學家一般均把武烈天皇(25 代)前的天皇視為傳說,孰真孰假也沒有史料證明。
 
舞殿
 
授与所及若宮(下宮)
 
源頼朝立足鎌倉始於 1180 年,但鶴岡八幡宮的歷史卻遠不止於此。源頼義(頼朝的五世祖父)在 1063 年前九年の役成功平定叛亂朝廷的奧州安倍氏後,源氏成功於関東、東北建立聲望,為酬謝神恩便於由比郷鶴岡(現材木座一丁目)興建八幡宮,並恭請京都石清水八幡宮分靈鎮守。1180 年源頼朝在鎌倉建立根據地的同時,也把八幡宮遷座至小林郷北山現址,而舊址改稱由比若宮(元八番)
 
繼續沿参道走,首座位於参道中軸線的建築物是舞殿まいでん,又稱為「下拝殿」)。平氏消滅後,頼朝、義経兄弟受後白河法皇離間反目(法皇即退位出家天皇,後白河被評為沒才幹,但權慾很強的國君。唉!怎麼好像……)義経潛逃,其妾静御前及親母則被押往鎌倉。傳說 1186 年頼朝為展示已控制義経家室,命令静於舞殿獻舞,但靜期間唱起思念義経的和歌,令眾人動容、頼朝尷尬。
 
在舞殿右側,授与所後方是若宮わかみや)。若宮原為本宮,1191 年鎌倉發生大火,城內及宮內多處被毀,包括舊本宮。重建時為減低本宮再受火災波及的風險,新本宮改為建於中軸線延伸的大臣山上。而舊本宮重建後則改為若宮,供奉仁徳天皇(応神天皇之子)、履中天皇(仁徳天皇之子)、仲媛(応神天皇之后)及磐之媛(仁徳天皇之后),形成鮮有的上、下兩宮格局。
 
登上本宮的大石段(台階)
 
本殿入口及隨身像
 
登上本宮的台階稱為大石段,其下左側(面向本宮)原有一棵大銀杏,但在 2010 年被暴風雨吹倒,連根拔起,其中一段目前移植於旁邊的位置,並已長出新芽。傳說第三代将軍源実朝在參拜時被躲藏於銀杏樹後的姪子公暁所殺,自始源氏嫡系絕後,鎌倉政權也落入外戚北条氏手中。歷史上源実朝的確被殺,但是否與大銀杏有關則有商榷,史學家認為當時銀杏引入不久,樹身不足以躲藏他人。
 
為甚麼源頼朝會遷移八幡宮?《信長の野望》很多人都聽過,但今天要說的卻是「頼朝の野望」!八幡宮舊址相對近海,難以發展為都城,於是遷往內陸平原北面,並以八幡宮為核心,發展出其後的鎌倉城。鎌倉城的規劃是參照平安京(京都)設計,鶴岡八幡宮對應皇城「大内裏」,若宮大路對應朱雀大路。新的都城不單只以政權作為核心,更要以源氏的信仰──八幡神為核心。
 
不要忘記,遷座之時正值源平合戦初期,可見源頼朝不只認為自己勝券在握,同時也顯示其野心不僅是剷除平氏取而代之,而是要構建一個獨立於朝廷的政權及都城。雖然源頼朝最終如願以償,建立幕府政權,把日本的政治中心從京都遷往鎌倉。可惜頼朝不念情義追殺義経,同樣的業障也報在子孫身上……
 
山安鎌倉店,純粹覺得它的外表很特別
 
小町通り商店街
 
源頼朝死後,由嫡子頼家繼位,但其外家比企氏及母家北条氏出現爭權衝突,比企氏最終被諸殺;靠攏比企氏的頼家也被罷黜,流放伊豆修禪寺,正室比企氏若狭局與嫡子一幡自盡。頼朝幼子、頼家弟弟実朝繼位為第三代将軍,後又被頼家次子公暁聲稱為父報仇而刺殺身亡(歷史學家對公暁的行凶動機有質疑)。実朝無後嗣,公暁被追捕殺害,源氏嫡系絕後。
 
実朝死後,頼家女婿、攝家藤原氏九条家的藤原頼経名義上成為四代将軍,政子任尼将軍、北条氏家督任鎌倉殿執權掌握實權。1244 年藤原頼経有令攝家介入幕政的跡像,被逼讓位予兒子藤原頼嗣,後又因頼嗣意途恢復将軍實權而再遭罷黜。第六代開始改為宮将軍繼承,即由天皇小於 10 歲的庶子下降臣籍並賜姓源繼任,20 多歲送返京都出家終老。直至鎌倉幕府滅亡前,一直採取此制度。
 
離開鶴岡八幡宮後,我們沒有沿参道離開,而是走了小町通り(こまちどおり)。小町通是一條大致與若宮大路平衡的內街,有如浅草寺的仲見世通り,是八幡宮門前町商店街。可能天氣有點冷,加上早餐不太豐富,到訪八幡宮後便感覺肚子有點餓。可是因為時間太早,當下沒有很多商店在營業,大部分可以看到正在做準備作業,最後便去了鎌倉駅旁的麥當勞。
 
McGriddles
 
前陣子 McGriddles(厚鬆餅堡/楓糖班㦸漢堡)在香港掀起風潮!正一知道這款產品是源自日本,但一直都沒有吃過(正確來說是沒有在日本麥當勞吃過早餐),今天終於有機會品嚐一下!正一是很喜歡麥當勞那個豬肉(豬柳)加蛋的組合,但是不太愛英式鬆餅(滿福堡/muffins),現在有厚煎餅(griddles)是蠻不錯的選項。
 
前面提到過,正一來到鎌倉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了江ノ島電鉄,現在就是搭乘的時候了!江ノ島電鉄簡稱「江ノ電」,是一條連接鎌倉與藤沢的鐵路線。整條路線僅 10 公里,設有 15 座車站,全程均為單線兩向行車,當中只有 4 座中途站設有雙向軌道及月台,另外在鎌倉高校駅至七里ヶ浜駅之間有一個峰ヶ原信号場,兩邊的列車需要在這些車站及信号場進行待避。
 
江ノ電最早於 1902 年開業,沿線途經湘南海岸、江ノ島、鎌倉等旅遊熱點。感覺上與十分的台鐵平溪線很像,會在民居之間穿插。除了人氣的「Slam Dunk 平交道」外,另一個特色之處就是腰越駅至江ノ島駅之間會行走在馬路上,加上營運速度只有 45 km/h,因此常常被誤會是路面電車,但實際上是持有《鉄道事業法》證照的鐵道,而非路面電車或輕軌的《軌道法》證照。
 
鎌倉駅西口
 
鎌倉駅江ノ電月台
 
長谷駅
 
長谷駅月台
 
長谷駅平交道
 
鎌倉駅江ノ電月台位於 JR 的西口,從小町通過去要走一段橫跨 JR 軌道的地下隧道。離開隧道後向左轉便可以看到鎌倉駅西口。以棕色為主調是 JR 的部分,以綠色作主調就是江ノ電的部分。入閘之後車站裡有一家紀念品商店,商品主要以土產食物及兒童用品為主,模型方面只有 TOMICA 的 1000 型、300 型及江ノ電バス(公車)。
 
在商店逛了一圈,列車剛好來了。下一個目的地──鎌倉大仏,只需要搭乘 3 個站在長谷(はせ)下車,車程約 4 分鐘,車資 JP¥200,可以使用西瓜卡。另外還有一日券,成人每張 JP¥800,可以在各江ノ電車站的自助售票機購買。相信大部分遊客都是因為《Slam Dunk》(灌籃高手/男兒當入樽)而認識江ノ電,但正一應該是少數認識江ノ電比《Slam Dunk》早的人!
 
在長谷駅下車的旅客,十有八九也是參觀鎌倉大佛,只要跟著人流向北步行約 10 分鐘便會到達目的地──高徳院(こうとくいん)。高徳院全名為大異山高德院清浄泉寺,據說由日本浄土宗創始人法然上人創立,但建造年份已不可考。浄土宗相信阿彌陀佛能普渡眾生,不分善惡、性別、年齡、地位,只要念誦「南無阿彌陀佛」死後便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鎌倉時代新興佛教宗派之一。
 
高徳院仁王門(正門)
 
高徳院正門稱為仁王門,因門口兩旁的守門護法──哼哈二將(仁王)立像而得名,是參觀高徳院的必經之路。仁王門外形厚實、莊嚴,門額上書有山號「大異山」。兩尊仁王像現已被指定為鎌倉市重要文化財。
 
穿過仁王門後便是售票處(券売所),成人拝観料為 JP¥300 。鎌倉雖然有大量寺院,但規模都是比較小。主要原因是由明治神佛分離而衍生的廢佛毀釋運動,導引大量寺院土地及資產被沒收,規模縮小,甚至有部分寺院需要關閉。相對於神社,寺院不能依靠由土地帶來的經濟收益維持運作。這也是神社免費開放,而寺院大多要付費入場的原因。
 
券売所買完票後,從旁邊的入口進去便是手水舎,再往內就是大佛。高徳院是一座規模很小的寺院,現時並未建有寺殿,院內的建築物也不多,大佛左、右、後建有迴廊環繞。左側(佛像坐向)迴廊內,有一個簡單的社務所御朱印所授与所,除了御守、佛器外,也有出售一些觀光紀念商品。
 
高徳院門票
 
手水舎
 
鎌倉大仏
 
鎌倉大佛是一座國寶級阿彌陀佛青銅坐像,以「露天大佛」而聞名。佛像高約 11.3 公尺(連基座高約 13.35 公尺),重量約 121 噸,僅次於奈良東大寺內的盧舍那佛(大日如來)坐像,是日本第二大佛像。西有東大寺大佛,東有高徳院大佛,是佛教信仰在日本的兩大象徵。雖然比奈良大佛規模略小,但幾乎完整保留建造當時的佛像容貌,對日本的佛教藝術極具歷史價值。
 
根據史書《吾妻鏡》記載,大佛始建於 1252 年,據說由僧人浄光籌募經費。大佛原供奉於寺殿內,根據史書《太平記》及《鎌倉大日記》記載,寺殿於 1334、1369 年的強風及 1498 年的大地震中損毀,之後大佛便露於戶外,因日久失修而荒廢。至江戸時代中期,浅草豪商野島新左衛門出資,由高僧祐天上人(小石川伝通院住持、増上寺 36 世法主)及弟子養国上人一同進行復修工作。
 
祐天、養国除了對大佛的青銅進行修補外,還以「清浄泉寺高徳院」之名重建寺院,專門作為修行之用,並把高徳院納為當時浄土宗関東十八檀林の筆頭──光明寺的「奧之院」(分寺)。如今已歷經 750 多年,大佛成為了佛教東傳的象徵,不論國界,不論宗派,均廣受無數信眾崇拜及景仰。
 
長谷駅藤沢方向軌道
 
往鎌倉的列車即將到站
 
江ノ島電鉄 2000 形電車
 
我們前往藤沢方向的也是 2000 形
 
離開鎌倉大佛後,沿原路返回長谷駅,再一次搭乘江ノ電到七里ヶ浜吃午餐,然後便會離開鎌倉市的範圍,前往旁邊藤沢市的江ノ島,也就是江ノ島電鉄名字的出處。趁著離開鎌倉前,再說一些關於鎌倉的歷史資訊……
 
有沒有發現文章前部有多次提到「鎌倉城」,但卻找不到一座確切的「鎌倉城」?大阪城、姫路城、江戸城(現時皇居)……中的「城」大概是指城堡之類的堡壘,英文也是翻譯為「castle」,但這種「城」是在戦国時代才興起!在之前「城」一般是指被城牆保護的城鎮,更類似於古中國的長安城、北京城等。
 
可是好像還是找不到鎌倉有城牆!其實歷史學家也有對「鎌倉城」進行過考究,現時學術界普遍認為鎌倉沒建過城牆,因為鎌倉本來就三面環山,一面臨海;以當時的科技來說,根本沒有人造工事比這個天然屏障更牢固。因此,所謂的「鎌倉城」實際上與今天的「鎌倉市」在意義上大致相同。
 
最後就是「鎌倉幕府」,就算有機會穿越跟源頼朝、北条政子對話,「鎌倉幕府」這四字他們也未曾聽過。因為當時鎌倉的統治機構並沒有正式的名字,「幕府」一詞到江戸時代才確立為政權名稱。「鎌倉幕府」、「室町幕府」是後世對該兩代政權的稱呼,事實上這兩個政權更多稱乎自己為「鎌倉殿」、「室町殿」或「将軍家」。
 
 
本次旅程文章目錄:
 
出發前 [日本旅遊 2025] 從曼徹斯特到倫敦~倫敦希斯洛二及三航希爾頓花園酒店
[日本旅遊 2025] 從希斯路機場到羽田機場:日航 JL42 航班與日本入國手續
第 1 天 [日本旅遊 2025] 鉄道博物館~琦玉県日本最大鐵路博物館
[日本旅遊 2025] 台場:實物大獨角獸鋼彈立像及御台場海濱公園
[日本旅遊 2025] 高 CP 值住宿──Dormy Inn PREMIUM 銀座
第 2 天 [日本旅遊 2025] 浅草:雷門與壽喜燒牛鍋米久本店
[日本旅遊 2025] 華人禁地(?)──靖國神社、遊就館
[日本旅遊 2025] 上野螃蟹吃到飽:蟹食之放題 Gozzo 上野廣小路店
第 3 天 [日本旅遊 2025] 豊洲市場:大和寿司,參觀青果棟
[日本旅遊 2025] 熱海:伊豆山神社、熱海城
[日本旅遊 2025] 網代温泉:隠れ湯の宿 月のあかり
第 4 天 [日本旅遊 2025] 伊豆高原:大室山、Steak House 金井
[日本旅遊 2025] 片瀬温泉:片瀬館 ひいな
第 5 天 [日本旅遊 2025] 下田了仙寺・開國之道場
[日本旅遊 2025] 三嶋大社~告別伊豆半島
[日本旅遊 2025] 秀峰閣 湖月~富士山下、河口湖上的溫泉旅館
第 6 天 [日本旅遊 2025] 河口浅間神社遥拝所(天空之鳥居)、富士山全景纜車(河口湖天上山公園)
[日本旅遊 2025] 富士吉田懷舊商店街、河口湖名物──餺飥、秀峰閣湖月的第二頓会席料理
第 7 天 [日本旅遊 2025] 富士宮:白糸ノ滝、富士山本宮浅間大社
[日本旅遊 2025] 御殿場 Premium Outlets
[日本旅遊 2025] 格拉斯麗新宿飯店──哥斯拉酒店
第 8 天 [日本旅遊 2025] 鎌倉:鶴岡八幡宮、小町通商店街、高徳院(鎌倉大佛)
[日本旅遊 2025] 江ノ島~原來搭手扶電梯也要付錢的!
第 9 天 [日本旅遊 2025] 東京鐵塔、増上寺、築地場外市場
[日本旅遊 2025] 明治神宮~供奉近代日本最偉大的天皇
第 10 天 [日本旅遊 2025] 成田機場:日本再見!
 
 
歡迎追蹤正一的 Instagra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Japan tour 2025] Narita Airport: see you, Japan!

中文版請按此   Date: 12th January 2025 (Sun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