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到了第 10 天,也就是最後一天!終於要離開日本。雖然今天是搭乘 15:35 的航班,可是前往成田空港需時,也要預留一些時間在機場午餐。今天乾脆睡晚一點,在飯店吃早餐,然後
check out,直接在新宿駅搭乘 JR 成田 Express(成田エクスプレス,簡稱「N'EX」)前往機場。 |
|
|
 |
|
|
|
|
|
由於我們訂的是純住宿方案,不連早餐,因此這頓便要額外付錢。來到 Gracery Lounge
的接待處,店員表示早餐只提供給住宿旅客,並需持有早餐券才獲安排座位,著我們先到前檯購買。這頓早餐每人收費
JP¥2,200,以現時日本的物價來說一定算不上便宜,可是與英國消費水平相比,卻倒是可以接受! |
|
|
|
其實在 Gracery Lounge 享用早餐只是一種臨時安排,以前住客的早餐是由 1 樓的 Sakura Cafe & Bar 以 buffet
形式供應。可是 Sakura 於 2024 年底結業後,早餐便改到 Gracery Lounge,並改用以西式套餐的形式提供;大概是因為
lounge 的地方不大,不足以設置 buffet 吧!可是價格並沒有下調,感覺有點不太划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麵包可以吃到飽,另外還有玉米湯、優格(乳酪)、果汁 |
|
|
|
 |
|
|
|
|
|
整份早餐包含了茶或咖啡、玉米湯、主餐盤、麵包、優格(乳酪)及果汁。基本上每人吃的都一樣,唯一可以選擇的就是茶或咖啡,還有麵包的款式。正一及大佬均點了咖啡,是一整壺的濾泡咖啡,可以再添的。玉米湯是典形的日式口味,甜甜的,非常幼滑。 |
|
|
|
主餐盤主要是歐姆蛋(奄列),還有兩小塊培根、一小根香腸、一片烤馬鈴薯、一球馬鈴薯南瓜沙拉,以及一些玉米、青花菜及一棵小蕃茄。坦白說份量是有點小,或許是看習慣了很大一份的英式早餐吧! |
|
|
|
麵包的部分以甜麵包為主(日本人真的比較喜歡吃甜麵包),主餐盤上桌後,店員便會提著麵包籃過來讓你挑,可以順意選擇,不限份量;正一選了巧克力千層麵包及瑪芬(美式鬆餅)。巧克力千層麵包有人稱它為「巧克力可頌」,可是法國人聽到,也許白眼會翻到天花板!因為可頌的法文「croissant」與英文的「crescent」同源,是指「月牙」的意思。 |
|
|
 |
| ▲ |
N'EX 列車:JR 東日本 E259 系電車 |
|
|
|
 |
|
|
|
|
 |
|
|
|
|
 |
|
|
|
|
|
吃完早餐,回房間收拾行李,退房後拉著行李箱去新宿駅。自從京成電鉄成田空港線(路線圖上標示為「成田
SKY ACCESS 線」(成田スカイアクセス線))開通後,其 Skyliner(スカイライナー)及
Access 特急(アクセス特急)成為往來東京都心至成田空港的最快交通路線,從京成上野駅往來成田空港只需約 41
分鐘(票價 JP¥2,580)。但缺點是市區站點少,主要便利了東京都東部地區。 |
|
|
|
對住在東京都西部副都心,好像新宿、渋谷、池袋等地的遊客,必須要先搭乘其它電車才能換乘京成電鉄,提著行李實在超不方便。有人會說
JR 的 N'EX 比京成電鉄多用一倍時間,不具競爭力。可是如果真的沒競爭力,JR 東日本幹嘛會維持半小時一班 N'EX 列車?其實有沒有競爭力主要是看服務範圍,對東京西部副都心、横浜、大船來說,N'EX
是前往成田空港最直接、方便的途徑。 |
|
|
|
這次從新宿搭乘 N'EX 前往成田空港二航大概 1
小時 20 分,票價
JP¥3,250,包含基本車票(JP¥1,520)及特急券(JP¥1,730),使用西瓜卡的話,也要額外買特急券,但可以便宜
JP¥2(沒打錯哦!)。為免麻煩,正一乾脆直接在券售機買混合車票好了! |
|
|
 |
|
|
|
|
 |
|
|
|
|
 |
|
|
|
|
|
成田国際空港是日本及東京第二大機場,1960
年代隨著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東京国際空港(羽田)運力達致飽和。礙於當時的填海技術不足以於外海擴建機場,於是便規劃於東京外圍興建第二機場。最終選址落於千葉県成田市三里塚,但卻遭到當地居民反對,動工至落成期間出現過多次流血甚至死亡的暴力抗爭。機場的啟用日期也由
1971 延宕至 1978 年,是日本罕有的逾期竣工基建項目。 |
|
|
|
投擲汽油彈等衝突於機場啟用後仍有發生,因此所有進入機場的人士(不論是否旅客)均需通過安檢。雖然暴力行動於 1990
年代後已停止,但安檢措施一直維持至 2015 年 3 月,被謔稱為「戒嚴機場」。成田空港最有特色的並非其設計或設施,而是機場範圍內的「釘子戶」,現時停機坪上仍有數戶民居及拒遷土地,機場需要為這些土地建造圍牆及聯外隧道,部分滑行道也要遷就拐彎。 |
|
|
|
Check-in 過後,逛了一下便去找吃午餐的地方。因為正一第一次到成田空港,不知道安檢後有沒有餐廳,所以決定先在閘外找找看,反正時間還蠻充裕。最後我們選擇了一家蕎麥麵店──信州そば処
そじ坊。正一點了一份特上天丼(特級天婦羅蓋飯)及蕎麥冷麵的套餐,另外點了炸牛蒡片(ごぼうチップス)及涼拌炸茄子(揚げ茄子のお浸し)。其實它在成田一航及其它機場也是有分店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為是航廈最末端的登機口,只能以這個角度看到自己搭乘的飛機 |
|
|
|
|
成田空港設有 3
座航廈,一航北翼主要供天合聯盟(SkyTeam)使用、南翼為星空聯盟(Star Alliance),二航為寰宇一家(Oneworld),三航則是廉航專用。雖然香港快運是廉航,但卻隨母公司國泰航空使用 Oneworld
的二航,並共同聘用日航承辦委外地勤服務。我們的航班獲安排使用 98
號登機口,位於二航衛星樓的最末端,有一定的步行距離。登機前當然還要到免稅店買拌手禮! |
|
|
|
成田開港後,包辦了東京的國際航班,羽田成為國內及政府專用機場。成田最初名為「新東京国際空港」,2004
年為加強與羽田的識別而改名「成田国際空港」。商務旅客經常吐糟往來成田的交通需時,隨著羽田位處外海、離民居較遠的第四跑道於
2010 年完工,可 24 小時運作,往來主要商務航點的航班,例如倫敦、紐約、巴黎等已全部或部分改回羽田空港,以免削弱日本的商貿競爭力。 |
|
|
|
隨著羽田空港復辦國際航線,兩個機場的分工也出現微妙變化。羽田重新定位為國內、國際商務及政府專用機場;成田會側重於國際觀光、廉航,以及國際間的轉機業務,維持日本作為東北亞航運樞杻的地位。這次旅程,羽田、成田正一都有使用,無可否認羽田真的方便很多,也較成田更有規模,這完全符合日本的習慣「好的東西會首先供國內使用!」 |
|
|
 |
|
|
|
|
|
最後,正一不推薦上圖那張電話卡(最少下一次不會買)。這是大佬在香港的 SIM 卡專賣店買的,價格是 HK$188,10 天方案,全速流量每天
2Gb,其後降速至 128Kb。按其封面所示,使用網絡是 NTT docomo、KDDI 及 Softbank,日本 4 個行動網絡運營商佔了
3 個,看起來很利害,但這只表明覆蓋率很好,不代表網速一樣的好! |
|
|
|
雖然封面沒有說明這張卡是哪家公司發行,但按其 APN 設定,幾可肯定是由 Smartone(香港第 2 大流動網絡供應商)發行。APN
名稱是用來分辦不同虛擬網絡供應商(MVNO),不同的 MVNO 可能有不同的限制。舉例說,大家同樣是 NTT docomo
網絡下訊號滿格,NTT 自家用戶可能有 200 Mbps,可以其它 MVNO 或漫遊 SIM 卡可能卻只有 20 Mbps。 |
|
|
|
更直接的說,生活在同一屋簷下,親兒跟養子所分配到的資源也會不一樣,不同養子之間也可能有差異!反正這張 SIM
卡的網速表現有點差,連早上(肯定不過 2Gb
流量下)都有種被降速的感覺,而且價格不算便宜!如果不擔心個資保安及網絡監控問題,中国联通發行的日本數據卡是 CP
值較高的。差不多價位的還有其它選擇,下次可以試試別的。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