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飯店寄放好行李後,正一馬上出發前往第一個景點──鉄道博物館(てつどうはくぶつかん)。作為一個「不稱職的鉄道迷」,正一在旅遊時,儘量會安排一下關於鐵路或交通的展館,又或是搭乘特別的交通工具。由於大佬對鐵路沒多大興趣,趁著個人時間便自己來參觀!鉄道博物館並非在東京都內,而是位於埼玉県埼玉市(さいたま市),路途是有點遠,需要 1 小時左右。 |
|
位於東銀座駅上方,有一座外表傳統的地標──銀座歌舞伎座(ぎんざかぶきざ),是目前日本唯一歌舞伎專用劇場。可是眼前這座「正當」的藝術表演場所,卻與一段日本政府都不堪回首的黑歷史扯上關係。 |
|
 |
|
|
二戰日本投降後,旋即被美軍佔領。鑒於日本自身在戰時對佔領地所犯下的性罪行,擔心自己被佔領後會遭同樣對待;於是在投降後的第十天,當時的內務省便指令警視庁成立「特殊慰安施設協会」(簡稱
RAA),為佔領軍提供性服務。大部分「慰安婦」是被詐欺廣告誘騙而來的。 |
|
戰敗當下日本的經濟完全癱瘓,工廠倒閉,大量女性失業。RAA
趁機在報章刊登廣告,聲稱聘請「包衣食住,高薪女性從業員」、「歌舞廳、咖啡店、酒吧舞者」,部分女生前往應聘時便立即被領走、侵犯。而
RAA 正正就是以銀座歌舞伎座為總部,這段不光彩的歷史在歌舞伎座的網頁上也沒有記載。 |
|
 |
|
|
 |
▲ |
京浜東北線列車(JR 東日本 E233 系 1000 番台) |
|
|
 |
▲ |
特急「常磐」(ひたち)列車(JR 東日本 E657 系) |
|
|
 |
▲ |
上野東京ライン列車(JR 東日本 E233 系 3000 番台) |
|
|
正一搭乘都営地下鉄浅草線到新橋後,換乘 JR 上野東京ライン到大宮。地下鉄及 JR
應該對於很多朋友來說都不陌生,來到大宮後要換乘的 NEW SHUTTLE,也許算是正一前段所說「特別的交通工具」。NEW
SHUTTLE 的正式名稱是「埼玉新都市交通伊奈線」,最大特點就是它的走線,基本上是利用新幹線架空橋兩側或橋下空間來建造。 |
|
東北新幹線及上越新幹線 1970
年代興建時,把兩線分岔點設於埼玉,使得埼玉被這個「Y」字形軌道劃成三大塊,同時新幹線對於埼玉的裨益有限,引起當地居民反對。為了安撫民情,當時的日本国有鉄道(国鉄,後來由
JR
東日本負責)最終便與埼玉県及沿線市町合資設立「埼玉新都市交通」,充份利用新幹線的既有路廊來興建一條有利於當地居民通勤的捷運路線。 |
|
因為今天是日本的「年末年始」假日,JR 列車來到大宮駅時,便有很多一家大小下車,如無意外都是去鉄道博物館。 |
|
 |
▲ |
大宮駅連接 JR 及 NEW SHUTTLE
的走道,稱為「鐵博通」(てっぱく通り) |
|
|
 |
|
|
 |
▲ |
NEW SHUTTLE 列車(琦玉新都市交通 2000 系) |
|
|
 |
|
|
NEW SHUTTLE 目前只有伊奈線一條路線,暫時也沒有擴充的計劃。NEW SHUTTLE
使用膠輪系統,類似台北捷運文湖線、澳門輕軌、東京台場的百合鷗(ゆりかもめ)。列車為 6 輛編組,每輛長度只有 8 公尺,只設一對車門,10 步以內就能穿越一個車卡,小小的很可愛,有點像實物化的 Tomy
小火車。 |
|
鉄道博物館駅開通初時是使用「大成駅」作為站名,直到 2007
年博物館開業後才改名,並加註「大成」為副站名。車站大堂與博物館入口基本上已融為一體,在車站前放有鋼輪、轉向架及 D51
蒸氣機車頭等展品。 |
|
 |
|
|
 |
|
|
 |
|
|
 |
|
|
 |
|
|
鉄道博物館官方簡稱為平仮名「てっぱく」(Teppaku,直翻為漢字即「鉄博」),前身是 2006
年關閉,位於東京神田万世橋的交通博物館,是由 JR 東日本出資興建及營運。鉄道博物館現址原為浦和電車区的車両解体場,改為博物館後仍保留場內連接既有線的軌道,方便調整展示的列車。 |
|
門票可以在正門前的售票機購買。售票機接受現金、西瓜卡或信用卡支付。當日購票的成人價格是
JP¥1,600,一天以前可透過博物館網站、7-11
及 LAWSON 等便利商店預購,價格便宜一點,為 JP¥1,500。另外,駕駛園區小火車及部分模擬器需要額外付費,可在 7-11
店內的 7-Ticket
終端機預約,或當天以「The Railway Museum Raffle App」進行抽簽。 |
|
 |
|
|
 |
|
|
博物館的營業時間為每天 10:00~17:00(最後入場時間為 16:30),每逢週二休息,如週二適逢日本國定假日則照常開放。博物館官網上有提供開閉館行事曆,計劃行程時可先查看一下。 |
|
進入館內後,右邊就是列車展示區──車両ステーション(Rolling Stock Station)。展區中央有一個転車台(調車轉盤),展示的車輛包括明治時代的蒸氣機車,再到現代的新幹線列車。 |
|
 |
▲ |
Rolling Stock Station 入口 |
|
|
 |
▲ |
從二樓中庭俯看 Rolling Stock Station |
|
|
 |
|
|
 |
|
|
1
号機関車是館內,甚至是整個日本鐵道史上最趁貴的展品,它所牽引的不僅是一列火車,而是整個日本鐵路發展的未來。日本首條鐵道,往來新橋及横浜(現時東海道本線的一小段)於
1872 年開通,並向英國訂購機車,1 号機関車就是日本擁有的第一台蒸氣機車,為日本擠身鐵路大國踏出了第一步。 |
|
1911 年,1 号機関車被當時的鐵道省(国鉄前身)售給予長崎的私鉄公司──島原鉄道。1920 年代,一名記者──青木槐三發起保育 1
号機関車的運動,最終在 1930 年鉄道省以一台 600 形機関車作交換,向島原鉄道贖回 1 号機関車。自 1936
年開始,1 号機関車便於万世橋交通博物館展出,1997 年更被列入首批「国指定重要文化財産」。2007 年隨博物館遷移到埼玉現址展出。 |
|
 |
|
|
 |
|
|
另一台放在 1
号機関車鄰近位置,擁有典型美國淘金時代風格外觀的是辨慶号機関車。車身上的「2」號標註,以及擺放位置,實在很容易讓人誤會它就是繼
1 号機関車後,日本所擁有的第二台機車;但實際上並~不~是。1880
年,北海道首條鐵路──官営幌内鉄道開業,並向美國購買了合計 8 台的蒸氣機車,而辨慶号就是第二台,因而獲得了「2」這個編號。 |
|
究竟是「辨慶」還是「弁慶」?這個是日文問題。「弁」在現今的日本很常見,「弁才天」、「弁護士」、「弁当」、「花弁」,因為這是日本推行新字体後,把「辨」、「辯」、「瓣」合併為「弁」字,前面列出的例字,其舊字體應為「辯才天」、「辯護士」(律師)、「辨當」(便當的正寫)及「花瓣」。在車上,會看到舊字體「辨慶」,而在解說板上就會看到新字体「弁慶」。 |
|
辨慶号以日本傳說人物武藏坊辨慶命名。其三角錐形排障器(Cowcatcher)及鑽石型煙囪就是這批美製機車的標誌。與辨慶号連結放置的是開拓使号客車,也是因應北海道開通鐵道而購置的客車,但卻從沒用作商業客運,而是作為開拓使長官專用列車。開拓使是當年日本中央政府派出的省級部門,負責開發及管理北海道,開發完成後才設置地方政府──北海道廳,取代開拓使。 |
|
 |
▲ |
辨慶号附近設有一台 D51
蒸氣機車模擬器,除這台之外還多台電車模擬器,均位於事仕ステーション內。 |
|
|
 |
|
|
1893 年,日本在英國的技術指導下,成功在引入鐵路短短 20 年後便製造出首台國產機車──860 形機関車。1902
年再以英製 A8 形機関車為藍本,大量複製成 230 形機関車。走進 20
世紀,鐵路運輸已主導了日本經濟,與此同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從歐美進口鐵路技術或硬體已越見困難,日本不得不自食其力來維持鐵路發展。 |
|
1919 年,首台由日本自主設計及生產的機車誕生了~它就是
C51 形機関車。C51 形動力輪直徑為 1,750
毫米,是當時全球最大的窄軌機車輪,令機車在牽引力、速度及穩定性都高於其它同期車輛。1930~34
年間,往來東京與名古屋之間的燕號超特急列車,就是以 C51 形作為牽引,並且創下時速 120 公里的紀錄。直至 1940
年代為止,C51 形一直是日本的主力機車,1965 年才正式退役。 |
|
雖然 C51 形退出了日本的舞台,但它依然默默在中國服役到 90 年代。1938 年日本侵華後,日軍向鉄道省徵用 16 台
C51 形機関車改裝為標準軌距,運往汪精衛政府下的華中鐵道,型號改為パシナ型(取自 Pacific-7
的片仮名「パシフィックナナ」)主要行走南京至上海間的列車。中共取得政權後,把所有日本運往滿洲國及日佔區的機車統稱為「勝利型」,當中 C51 稱為「勝利 9
型」。 |
|
 |
|
|
 |
|
|
 |
▲ |
キハ 41300 形気動車。最初設計是汽油推動,後來改為柴油推動,是日本首批量產油動車。 |
|
|
 |
|
|
 |
|
|
 |
|
|
 |
|
|
 |
▲ |
101系電車,2000 年左右還可以在関西地區看到它的身影 |
|
|
 |
|
|
 |
▲ |
455 系電車,北陸急行「湯之國」(ゆのくに) |
|
|
 |
|
|
C51 形機関車成功令日本鐵路系統走向國產化,而在 C51 誕生後第 45
年,日本又為全球開創了登峰造極的鐵道技術──新幹線。 |
|
1950
年韓戰爆發,駐韓美軍需要大量物資,二戰前已工業化的日本成為生產美軍物資的最佳地點,原先在戰後倒閉的工廠,一座一座地復工,目標客戶由戰前的日軍,變為當時的美軍,日本經濟亦因此得以全面復甦,這段時間被稱為「特需景気」(とくじゅけいき)。經濟的增長使得連結東京、名古屋、大阪三大都市的東海道本線用量飽和,興建新線路已迫在眉睫。 |
|
與此同時,東京取得 1964
年夏季奧運主辦權。不論是為了實際用途,還是展現國力,均迫使日本需要以一種嶄新技術建造新的鐵路幹線,誓要把往來東京至大阪的旅程由
8 小時縮至 2 小時。在国鉄総裁十河信二的推動下,新線於 1959 動工,使用標準軌距( 1,435
毫米)興建,以增加列車高速行走時的穩定性,亦即為現在的東海道新幹線。十河信二亦因而被稱為「新幹線の父」。 |
|
1964 年 10 月 1 日,東海道新幹線啟用,來得及迎接 10 月 10
日開幕的奧運會,其所配置的列車最初只稱為「新幹線電車」,並沒有命名或型號,直至第二代列車──200 系出現,才稱初代為
0 系。列車最高設計速度為時速 256 公里,但營運初期最高設定為 200 公里,後來提升至 220 公里。0
系以其飛機車頭最具標誌性,亦因其速度及外型,令新幹線列車被外界稱為「子彈火車」。 |
|
館方為 0 系劃開了一個專題展覽區,裡面會更詳盡的介紹 0 系歷史。 |
|
 |
|
|
 |
|
|
 |
|
|
 |
|
|
 |
|
|
位於 Rolling Stock Station 最右側,受到玻璃保護的幾台客車全部都是「御料車」,也就是皇家御用的車廂。所展示的分別為
1、2、7、9、10、12 号御料車,總共六台;當中 1
号御料車為「国指定文化財産」。歷史上,獲得官方編號的御料車總共有 18 台(即是 1—18
号御料車);實際上除了御料車以外,天皇還會使用其它貴賓車廂,因此搭載天皇不一定完全由御料車負責。 |
|
踏入 1930 年代,皇室出行多改用以 32 系電車驅動的 2 輛クロ 49 形貴賓車廂;60 年代改用 157 系的クロ 157 形貴賓車廂;甚少使用御料車。1987 年国鉄分割民営化後,御料車撥歸 JR 東日本,一般存放於東京綜合車輛中心(東京総合車両センター)。2007
年 E655 系電車投入服務,E655 系只此一列,5 輛編組時用作私人包車用途,皇室召用時側會加掛一節「特別車廂」。 |
|
御料車一般會使用 2 輛專用的 EF58 形電気機関車(60・61 号機)重聯牽引。 |
|
 |
|
|
 |
▲ |
EF58 形電気機関車(61 号機),負責牽引御用列車的機車,位於一樓大廳(並非 Rolling Stock Station 內)。 |
|
|
參觀過 Rolling Stock Station 後,穿過新幹線 200
系後方的出口,便來到了戶外區。踏出門外就看到「駅弁屋」,在這裡可以買到 JR
的車站便當,買完便當後可以到旁邊的用餐區「183 ランチトレイン」(183 Lunch Train)用餐,用餐區由 2
組 183 系電車改裝而成。場地另一側放置了新幹線 E1 系電車;E1
系是全球首款用於高速鐵路的全雙層列車,當時是用以應付東北新幹線日益增加的通勤客流。 |
|
 |
|
|
 |
|
|
 |
|
|
通過戶外區後,便可以進入南館一樓的事仕ステーション(Job
Station),介紹鐵路系統上不同崗位的工作,好像列車員、站務人員、後勤指揮、列車設計及維修、電機、供電、信號系統等等。其實日本的博物館從設計上已可以看到,雖然內容很具資訊性,可是整體上卻是兒童向的,目的是透過培養某特定領域的興趣,自小進行職業導向。不光是鉄博,每個專業範籌的博物館都有這樣的設計。 |
|
香港的小學作文題目,必定會遇到「我的志願」這一道題。基本上每個學生都一式一樣的寫律師、醫生、老闆、會計師,因為不寫這些不單老師會不喜歡,更加會受到父母「更大力的教導」。對比起香港,日本小朋友的志願一定更多姿多采。 |
|
另外,在 Job Station 裡面還有兩台新幹線列車展出,分別是 400 系,以及仍然在役的 E5 系。E5
系是目前東北新幹線的主力,設計時速 360 公里,但目前最高速只設於宇都宮至盛岡段,使用時速 320 公里行駛。另外還有一個
209 系車掌模擬器(車掌不是駕駛員,主要負責,開、關車門,報站等工作),就如入場時所說,需要預約或現場抽簽,收費每次
JP¥600。 |
|
 |
|
|
 |
▲ |
Job Station 展板,介紹各個鐵道崗位 |
|
|
 |
|
|
 |
|
|
 |
|
|
步出 Job Station,又是另一個戶外區,這個區域稱為「てっぱくひろば」(鐵博廣場)。這是個實實在在的兒童遊樂區,裡面有一個叫「迷你隼號」(ミニはやぶさ号)的遊戲,就是一台以 E5 系造型牽頭的小火車,讓小朋友可以坐一圈;但在冬天(12~2
月)及惡劣天氣會停駛。另外還有滑梯及「搖搖馬」(正一不知道該不該這樣稱呼,因為它的造型是一台電車,而不是一隻馬)。 |
|
 |
|
|
返回南館室內,搭乘手扶梯到 2 樓,依舊是 Job Station 的範圍。放置了多台列車駕駛模擬器,E5 模擬器需要收費,每次
JP¥600,可預約或現場抽簽;另外還有 4 台免費的,分別是 205 系山手線經典用車、E235 系山手線現役列車、211
系東海道本線 80~90 年代用車,以及 E233 系京浜東北線現役列車,不用預約,只需排隊,先到先得。 |
|
 |
|
|
 |
|
|
除了 Rolling Stock Station 及 Job Station 以外,館內還有未来ステーション(Future Station)、科学ステーション(Science Station)及歴史ステーション(History Station),總共有五個「Station」。在本館二樓,設一個主餐廳──トレインレストラン日本食堂(Train
Restaurant にっぽんしょくどう)。在本館及南館的四樓,分別設有一個圓形全景觀景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回到了一樓,北面的戶外空間稱為「迷你運輸園區」(ミニ運転パーク)。這裡有另一個駅弁屋,這裡的用餐區側由 455
系列車改裝之成。作為迷你運輸園區,最標誌性的當然就是「迷你運輸列車」(ミニ運転列車),可以一嘗「駕駛」列車的樂趣。 |
|
駕駛迷你列車需要預約或用 app 抽簽,每次
JP¥600。小火車有多種列車造型,但遊客是不能選車,排到那台就是那台。場內多個模擬車站及信號燈,必須按照指示開、停車。當然迷你列車的操作一定比正常列車簡單得多,而且速度很慢。非常受小朋友歡迎。 |
|
在園區最北側,有一座兒童圖書館。以及展示了一台 DD13 型柴油機車(DD13形ディーゼル機関車)以及キハ 11 形気動車。 |
|
 |
|
|
 |
|
|
 |
|
|
博物館裡面當然少不了紀念品商店,但今天實在太多旅客,店內擠得水泄不通,擠進去後根本是不能動彈,令正一購物慾盡失,快快擠出離開!參觀過鉄道博物館後,正一原打算到位於博物館
5 分鐘路途,主打「親鶏中華そば」的拉麵店──綾川(あやかわ)。可是來到的時候已有大量等位的人,所以放棄。餓著肚子回東京……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